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重午节、龙节、正阳节、天中节等,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相传屈原于五月五日在汨罗江跳江自尽,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诗人,便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。
银杏书苑特推出吟诵《楚辞·离骚》(节选),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,与大家一起度过不一样的端午节。由冯晓老师吟诵。
离骚
[战国]屈原
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。
摄提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。
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。
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。
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。
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
汨余若将不及兮,恐年岁之不吾与。
朝搴阰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。
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。
唯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迟暮。
不抚壮而弃秽兮,何不改乎此度?
乘骐骥以驰骋兮,来吾道夫先路!
翻译
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,
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。
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,
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。
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,
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:
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,
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。
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,
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。
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,
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。
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,
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。
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,
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。
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,
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。
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,
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。
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,
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?
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,
来呀,我在前引导开路!
赏析
《离骚》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,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。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、遭遇、心志为中心,表达诗人要求革新的政治愿望和热爱国家、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,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、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。
节选部分诗人先自叙高贵的身世,表示自己具有与生俱来的 “内美”。再叙自己的道德和才干,具有先天禀赋,又有后天修养,早就该立志献身干一番大事业。接着叙述对楚怀王的期望,期望他修明法度,驾上骏马奔驰向前,诗人愿为楚国的变法图新作一个开路的先驱者。
《离骚》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,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。作为长篇巨制,它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,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、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,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,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,无论是诗情意境的设想,还是外部结构,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。同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“骚体”诗歌形式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