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青团泰兴市委    今天是: 加入收藏        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动态 - 新闻资讯 - 中心要闻
宋词吟唱‖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
发布时间:2020.07.06    新闻来源:泰兴市银杏书苑文化公益活动中心   浏览次数:

今天是76日,小暑。暑,炎热的意思,古人认为小暑期间,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故称为小暑。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温风至;二候蟋蟀居宇;三候鹰始鸷。”

银杏书苑特推出昆曲吟唱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,由冯晓老师吟唱,据《九宫大戏》整理制谱。

 

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


[宋]辛弃疾


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。听取蛙声一片。

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旧时茅店社林边。路转溪头忽见。

 


翻译

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,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。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。在稻花的香气里,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,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,好像在说着丰收年。

天空中轻云漂浮,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,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,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,山路一转,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。

赏析

《西江月》的前两句,表面看来写的是风、月、蝉、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,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,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。“惊鹊”和“鸣蝉”两句动中寓静,把半夜“清风”、“明月”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。接下来“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”,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,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,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,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。以蛙声说丰年,是词人的创造。



下阙开头, “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”,意味着夏雨将至。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,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,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,竟然都没有察觉。前文“路转”,后文“忽见”,衬托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。

       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。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。从表面上看,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,语言没有任何雕饰,没有用一个典故,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。然而,在看似平淡之中,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,淳厚的感情。在这里,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。
 
 
友情链接
主办单位:泰兴市银杏书苑文化公益活动中心   www.cccyxsy.com   2018-2025  版权所有
地址(ADD):泰州市泰兴市佳源新天地LOFT3幢1525、1526室    联系电话(TEL):0523-87629090   传真(FAX):0523-87629090
E-MAIL:3cjl@js3c.com   备案号:苏ICP备19061253号-1   [网站管理]